咨 / 询 / 热 / 线13127012891

食品车间空气浮游细菌采样器使用规范:符合食品安全标准

更新时间:2025-10-11      点击次数:6
   空气浮游细菌采样器的规范使用,是食品车间空气质量监测的核心,也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举措。只有严格遵循准备、操作、维护的全流程规范,才能确保监测数据真实有效,为食品生产提供安全的环境保障,切实守护消费者的健康权益。
 
  食品车间的空气质量直接关系到食品卫生安全,空气浮游细菌作为潜在污染源,可能导致食品变质、引发食源性疾病。空气浮游细菌采样器作为监测车间空气质量的核心设备,其规范使用是落实食品安全标准的关键环节,需严格遵循以下操作准则,确保监测数据准确、可靠,为食品生产筑牢卫生屏障。
 
  一、采样前准备:筑牢规范基础
 
  采样前需完成设备与环境的双重核查,确保符合GB14881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》要求。首先核查设备资质,确认采样器经计量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,过滤膜、培养皿等耗材需符合食品级卫生标准,无破损、无污染,拆封前需在无菌操作台上完成消毒。其次优化采样环境,采样前1小时停止车间通风、清扫等可能产生气流扰动的操作,关闭门窗保持环境稳定;操作人员需穿戴无菌工作服、口罩、手套,经风淋室消毒后进入采样区域,避免人为引入污染。同时,需提前校准采样流量,根据车间面积设定采样时间,一般每50㎡设定1个采样点,重点区域(如冷却间、包装间)需加密至每20㎡1个,确保监测覆盖全面。
 
  二、采样中操作:严守标准流程
 
  采样过程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,避免数据偏差。将采样器放置在离地面1.2-1.5m高度的稳定平面上,避开通风口、设备出风口等气流异常区域。安装过滤膜时,手部需避免直接接触膜的有效采集区域,使用无菌镊子夹取,确保膜与采样器接口密封紧密,防止漏气影响采样精度。启动设备后,实时监控采样流量与时间,若出现流量波动、设备异响等异常,需立即停止操作,更换备用设备重新采样,并在记录中注明异常情况。采样完成后,用无菌密封袋封装过滤膜,标注采样时间、地点、采样点编号等信息,30分钟内送至实验室进行培养,避免细菌滋生或死亡影响检测结果。
 
  三、采样后维护:保障设备长效
 
  设备维护是确保后续采样准确性的重要环节,需遵循“清洁-消毒-校准”的流程。采样结束后,先用无菌纱布擦拭采样器表面,去除残留灰尘或污染物;再用75%医用酒精对采样口、接口等关键部位进行消毒,防止交叉污染。对于可拆解部件,需拆卸后用高压蒸汽灭菌处理,干燥后重新组装。同时,需定期对采样器进行流量校准,一般每3个月校准1次,若设备出现故障或长期未使用,需提前校准。此外,需建立设备使用台账,记录每次采样的时间、地点、操作人员、设备状态及校准情况,便于追溯管理,确保符合食品安全追溯体系要求。
版权所有©2025青岛聚创环保集团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     备案号:鲁ICP备12019252号-7     sitemap.xml     管理登陆     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
Baidu
map